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今年春节档创下史无前例的票房奇迹,随后《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等国产动画又相继在暑期档取得亮眼口碑及票房成绩。在真人电影充满未知风险及回报不确定性的当下影市,动画电影是否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希望,成为业内外关心和热议的话题。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更多突破圈层的爆款国产动画电影,能否在未来几年内井喷?而这样的作品如果能逐渐累积,中国电影市场,会被带向一个结构完全不同的新未来吗?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动画电影是未来”的论断之所以会出现,不止是因为短短半年内涌现出《哪吒2》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爆款,还有某些更加“底层”的市场逻辑——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动画电影在很多方面,可能都具备相对于真人电影的比较优势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展开全文

首先,是庞大的受众覆盖面。

其实,说动画电影相比真人电影有多大的覆盖面优势,目前来看可能尚显勉强。但国产动画电影不再只是围绕特定年龄层观众及其家长的“亲子生意”,已经是事实。过往相对于全民向真人大片受众面较窄的局限,正在被逆转。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虽然在今年之前,国产动画电影已经有了《哪吒1》《姜子牙》《长安三万里》等10亿+级别爆款,以及票房逐年增长、曾触及20亿级别的《熊出没》年货,但国内观影人次超过3亿、实打实覆盖全年龄段电影观众的《哪吒2》,肯定还是起到了进一步拓宽国产动画电影受众群的作用。

根据灯塔发布的春节档洞察报告。《哪吒2》观众的平均年龄在春节档的所有影片中并不低——没错,这的确可能有带娃家长的数据干扰,但在吸引中高龄观众的绝对数量方面,《哪吒2》的数量也肯定庞大得惊人。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同样根据灯塔发布的周报,《浪浪山小妖怪》的20岁以下观众比例甚至是同期影片中的最低,倒是30-39岁观众占比遥遥领先同期竞争对手,25-29岁的青年观众比例同样突出,可见这部反写取经故事、实则映射当代“社畜”生存状况的作品,已经妥妥地可以称之为“成人向动画”。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在动画媒介天然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基础上,新时代的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者,还能有意识地将老少咸宜的形式和成人向的精神内核结合起来,主动面向、服务成年观众,加之视效技术水平成熟,以《小妖怪的夏天》为代表的作品们更能吸引成年观众,也就顺理成章了。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当然,以《熊出没》系列为代表的真·亲子向动画电影,仍然能够稳吃一块真人电影难以完全攻克的少儿(及其监护人陪同)市场。

国产动画电影在固守主场的同时,还能不断摆脱低幼标签,串联起不同世代的情感共鸣,未来的观众群体,会越来越大。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其次,如果说受众面广决定了动画电影的高市场上限,那相比真人电影,动画电影和漫画、番剧、网文或传统文化IP结合更紧密的特点,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守住单部作品的市场下限。

放在明星主演真人电影都毫无底盘可言、动辄收获千万以下票房的如今,动画电影的跨媒介联动性,也成了一种优势。当然,这在许多国产动画电影身上体现程度不够,还是因为IP本身的相对弱势,但有IP可依,毕竟还是好过没有。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再次,鉴于“国产电影过分依赖票房收入”的提法已成行业共识,那最适合搞“谷子经济”也即衍生品消费的动画媒介,在收入结构上相比国产真人影视显然更多元,由此也带来了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当然,动画电影的比较优势还不止上述。

譬如在真人电影和真人长剧市场同样萧条的当下,两者相通的从业人才库可能面临整体收缩;但动画、尤其是三维动画的创作人才,因为和游戏产业高度流通,原画、Layout、建模、绑定、动捕、渲染、合成等各环节都不太缺人、缺产能。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虽然目前国产动画的产能还更多体现在各大网络平台的年番集数上,但如果电影市场的信号持续向好,将更多的技术和资源转移到动画电影的制作上,也是可以预见的。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最后,动画电影还有“避雷”属性更强的优点。

即使有《雄狮少年》和《罗小黑战记》系列这样因人设内容或导演场外因素引发争议的作品,但由于“纸片人不塌房”,动画至少不可能出现真人作品那样“一人出事作品连带被雪藏”的塌房惨剧。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塌不了房的“顶流百亿大男主”

这么一看,动画电影的“比较优势”,确实很多了。

当然,要看国产动画电影的现状是否蓬勃、前景是否光明,不能光挑《哪吒》系列、《长安三万里》、《浪浪山小妖怪》这样的成功案例说事。客观地说,如果想赢得足以和真人电影旗鼓相当的市场主导地位,整体产量不足、过度依赖传统文化大IP、当代原创IP大银幕化的道路尚未走通,仍然是国产动画电影需要跨越的挑战。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整体产量不足,这点很好理解。截至目前,2025年上映并产生票房的国产动画电影约为20部,票房破千万的仅有12部,能称之为院线主流商业电影的不过七部。

对比2024年本土电影票房前20名有11席是动画的日本市场,目前在产量方面,“国产动画电影成大势”的论断还不足以成立。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此外,众所周知,从里程碑式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开始,对传统文化IP进行类型化改造,并注入契合当下时代情绪的精神内核,就成了全民向国产动画电影清晰的创作密码。

但由此,我们也能发现那些能够破圈达到一定体量的作品,多数是直接改编自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化IP(包括各类西游、封神、白蛇、聊斋电影,也包括《长安三万里》)。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发掘丰富浩瀚的传统文化资源当然没有错,但相形之下,原创故事或改编自当代流行创作的作品却大多缺少声量(《落凡尘》《大雨》《伞少女》以及刘健创作的艺术动画),即使有相对卖座者如《深海》《茶啊二中!》《雄狮少年》系列,上限也受到一定制约。

对比动画影、番题材类型百花齐放的日本,和眼下已不依赖对各国传说、童话直接改编的好莱坞动画系统,中国动画电影的生态丰富程度,还有进步空间。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国产院线商业动画中,最亟待补充的成分,显然就是已经在日本动画产业中被证实可行、也在中国具备相当市场基础的热门番剧电影化作品。也就是说,市场需要像《名侦探柯南》《鬼灭之刃》《海贼王》《咒术回战》《排球少年!!》剧场版那样,在热门原作+热门番剧人气基础上产出的热门动画电影。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当然,幼儿向作品《熊出没》和“泡面番”《罗小黑战记》的电影化已经算成功案例,但中国动画番剧的大多数热门作品,男频奇幻如《仙逆》《斗破苍穹》《凡人修仙传》,武侠如《画江湖之不良人》《枕刀歌》《雾山五行》,科幻如《灵笼》《时光代理人》,女频如《狐妖小红娘》《天官赐福》……都还没有被开发成院线动画电影。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前两年影视行业对这些作品的“移植”思路,还是以真人化为主。但随着一系列动画改真人作品由于“还原度低”或“尴尬违和”而接连失败,将这些热门番剧做成动画大电影,肯定也已经成为值得考虑的选项。

《画江湖之不良人》的动画电影版,去年已出贴片预告;而据说《凡人修仙传》和《斗罗大陆》的动画大电影,也有很大希望开发。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如果这条从番剧到电影版的路真能走通,国产动画电影的赛道,将再次被显著拓宽。

到那时,传统文化IP改编+当代网络流行作品改编+原创剧本齐头并进,国产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才能说是真的来了。

连出票房爆款!从《哪吒2》到《浪浪山》,国产动画电影成行业发展新希望了吗?

(文/阿拉纽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5464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