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就美俄元首会晤放话,声称普京无需先同意与泽连斯基会面,就能直接与他本人会晤。普京随后确认,俄美双方都有意举行峰会,并点名阿联酋是“完全合适的”候选地点之一。
但在俄乌总统会晤问题上,普京态度鲜明:他“不反对”,但条件远未成熟,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
元首会晤的表面温度,掩盖不了立场的根本寒冰。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指出,美国一边筹备元首会晤,一边保留对俄二级制裁选项,这种矛盾态度背后是赤裸裸的试探:美国在观察俄罗斯面对压力能做出多大让步。
而俄罗斯则坚持“谈而不破”,希望美国解除制裁,同时密切关注美欧关系动向。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期待美国能在领土等核心问题上对乌克兰施压,迫使其接受部分俄方条件。
所以,这场美俄博弈才刚刚开始。
一次会谈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停火需要俄乌双方达成共识,这本身就是一个荆棘遍布的艰难进程。乌克兰未来地位问题(中立还是加入北约)、关键的领土争议(双方目标南辕北辙),以及乌克兰去军事化问题(西方军援持续输入),每一个都是横亘在和平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并非治本之策,只求短期目标达成。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必然依赖于长期、艰苦的外交和政治谈判,停火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在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8月8日)前,局势突然出现微妙变化。
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带着特朗普的口信与制裁威胁访问莫斯科后,美媒传出消息:普京已提出“让步方案”,俄方愿意暂停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对乌克兰本土发动攻击,也就是停止空中开火,来作为缓和局势的姿态。
莫斯科政治顾问马尔科夫甚至将此称为俄罗斯送给特朗普的“赠礼”。
但这真的是普京服软吗?
深入分析,普京此举实为复杂局势下的审慎权衡。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单论其强度,其实并未超越拜登时期西方累计超1.8万项的制裁规模。俄罗斯在如此高压下也未曾屈服。
普京真正忌惮的,是特朗普方案中隐藏的“二级制裁”利刃——这一招太狠了!直接威胁对继续与俄进行能源贸易的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加征“惩罚性关税”。
这把刀,实实在在地砍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中立国家。
尽管中、巴、印三国基于自身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需求,展现出拒绝屈从美国压力的坚定态度,但普京不得不考虑连锁反应:若美国执意加征关税,是否会影响三国经济活力?
三国经济若受拖累,对能源的需求会否随之减弱?
最终,美国的制裁仍可能通过这条曲折的路径,对俄罗斯造成更深远的伤害。
因此,普京的“暂停空袭”虽然像主动服软,但更像是一种战术性收缩。
冲突烈度降低能让特朗普短期内对国内有所交代,但俄军在乌东的既定军事行动并未停止,核心目标更未放弃。
甚至对俄罗斯而言,此举可能暗含“以退为进”的战略考量——既然乌军空袭也给俄方造成显著损失(如近期克里米亚俄空军基地5架战机受损事件),那么若能以此换取乌方对等的空中行动暂停,对俄军推进地面攻势反而可能更为有利。
几乎同一时间,朝鲜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再次介入大国博弈。
日前,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州长欣施泰因透露,朝鲜不仅此前派兵协助俄军夺回库尔斯克失地,更计划派遣“10万名扫雷专家和1000名军事建筑师”参与当地重建。
虽然具体人数构成(如首批5000名军事工人)可能与其表述略有差异,但朝鲜大规模人力援俄的意图确凿无疑。
朝鲜的倾力相助对深陷人力资源困境的俄罗斯无疑是及时雨——俄国内企业招工艰难,工资飞涨仍难满足需求,遑论抽调十万人投入战痕累累的库尔斯克重建。
对朝鲜而言,此举更是多重战略投资:
一是巩固俄朝“准盟友”关系,通过让俄罗斯欠下“人情债”,力求在战后俄罗斯可能调整外交重心(如缓和与韩国关系)时,维持俄对朝的经济与军事工业支持力度;
二是直接获取经济利益(如朝方人员工资及政府外汇收入);
三是通过承担特定重建项目,为双方提供避开西方制裁监管的“特殊合作通道”。
然而,这种基于战争和各自现实困境的深度捆绑,根基并不稳固。其风险在于:西方必将对此作出更强烈的反应,进一步收紧绞索;一旦乌克兰战事平息或俄罗斯战略重心转移,缺乏深厚经济纽带支撑的俄朝关系,其热度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未来局势走向,已被各方博弈推入高度不确定的迷雾:
1. 美俄博弈升级点:普京的“暂停空袭”是阶段性调整还是持久策略?特朗普会否将此视为俄方软弱信号而加码施压?美国对中、印、巴的“二级制裁”威胁会否真正落地?若落地,将如何冲击全球能源市场与供应链?
2. 乌克兰战场新平衡:若空袭暂停成为现实,地面战斗的重要性将陡增。俄军能否凭借其体量优势在消耗战中取得突破?西方军援能否支撑乌军维持有效防线?
3. 朝鲜援俄的“双刃剑”效应:朝鲜大规模人力投入能多大程度加速俄控区重建、稳定后方?此举又将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美西方,导致对朝俄双方实施更严厉的新一轮制裁?
4. 中国等中立国的应对智慧:面对美国将经济胁迫武器化的粗暴行径,中国如何在维护自身正当贸易权益、保障能源安全与避免被更深卷入大国冲突之间,展现更成熟稳健的应对策略?
普京的“暂停空袭”与朝鲜的10万援兵,不过是这场大国角力风暴中的两片浪花。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向中国,这场战争的边界早已超出乌克兰平原。
真正的风暴眼,是霸权逻辑下无人能独善其身的全球规则崩塌——美国以国内法凌驾国际秩序的蛮横,正在将世界拖向更深的割裂。
多家媒体报道,称普京和特朗普最快于下周就会见面,如今他们在乌克兰赌桌上正不断加码。而被迫卷入牌局的中国,必须用更坚定的行动证明:任何国家的发展权利,都不是他们谈判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