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不能折腾老百姓!国务院为这“一件事”持续发力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余晖  据央视报道,7月7日至9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在陕西、四川调研经济运行、政务服务等工作。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余晖

  据央视报道,7月7日至9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在陕西、四川调研经济运行、政务服务等工作。

不能折腾老百姓!国务院为这“一件事”持续发力

  吴政隆强调,要聚焦群众和企业所需,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深入推进“一网通办”,着力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什么是“高效办成一件事”?

  简单来说,是通过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法人或个人只需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并联办理多个业务,大幅度减少,跑动次数和办理时间,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

  “高效办成一件事”,至少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高效”,强调的是效率,是不能拖拖拉拉来回推脱;第二,“办成”,强调的是结果,不是老百姓折腾了一圈儿又回到了原地。

  这项政策牵动的,是千千万万普通群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高效”“办成”,也就意味着容不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更容不得“不送礼、不托关系,就办不成事”的荒唐事。

  事实上,这几年来,国务院系统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上常抓不懈。

  2024年起,国务院每年都会在当年的1月和7月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清单中涉及的是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比如,在2024年1月发布的重点事项中,个人事项就包括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退休等。

  这一机制还在持续健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国务院5月9日和6月27日的常务会议,都提到了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国务院提到,要加强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面落实,结合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优化拓展事项范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增加特色事项,推动银行、医院、电信等更多公共服务集成办理。

  就在7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提到“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带动政府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高效办成一件事”,方便的是群众,同时也给政府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两点需要厘清。

  第一,“高效”才算“办成”,“办成”务求“高效”,这是在倒逼政务服务专业水平整体性提升。企业是否该享受补贴?产品在不在减税政策范围内?都需要精准识别。一句话,既要让群众少跑腿,也要精准识别风险、去伪存真。

  第二,“高效”系于“统筹”。因为“每一件事”的背后,往往都牵扯多部门、多环节,关键在跨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

  而目前的症结也正在于此。

  此次在调研期间,吴政隆特别提到,“着力打通数据壁垒”。

  说到底,给政府部门“加压”,正是为了群众真方便。

责任编辑:刘光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4606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