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英国“斯佩”号近岸巡逻舰公然过航台湾海峡并高调炒作,东部战区海军新闻发言人刘润科大校当即表示,解放军已组织兵力全程跟监警戒,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这一事件并非孤立——6月23日,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率多国编队停靠新加坡,其国防部声称此举是为“展示对印太和平安全的承诺”。这支由英国牵头、裹挟挪威、加拿大舰艇的航母打击群,自4月从朴次茅斯出发后,已先后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在阿拉伯海与印度海军联合演习,甚至因F-35B舰载机故障滞留印度机场,却仍执意将行程延伸至澳大利亚,计划参与7月13日启动的“护身军刀-2025”多国演习。英国驻新加坡高级专员尼基什·梅赫塔直言,航母访问是两国关系“关键之年”的标志,而这种“关键”背后,实则是美西方试图在台海、南海周边制造“多线牵制”的野心。相较于菲律宾在南海的零星投机行为,英国舰艇在台海的频繁现身,本质上是系统性战略布局的一环,对地区稳定的潜在威胁更具深层次。
英国航母的动向,不过是美国搅动印太局势的缩影。根据计划,“威尔士亲王”号将在新加坡停留一周后前往澳大利亚,参与史上规模最大的“护身军刀-2025”演习。这场集结了美、英、澳、日、韩、印等19个国家的军事活动,不仅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直接施压,更暴露了美国构建“亚太版北约”的企图。更需警惕的是,美国还在推动“五国联防协议”(FPDA)的机制化运作,拉拢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形成针对东南亚的军事协作网络,试图在南海、马六甲海峡等关键航道建立“监控链条”。从欧洲到亚太,美国正通过“军事同盟+经济诱导”双轨策略,将日本、韩国、印度等区域大国,甚至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纳入其战略棋盘,这种跨区域的力量整合,远比单一国家的挑衅更具系统性风险。
面对美西方的围猎图谋,解放军的反制行动迅速而坚决。东部战区已明确表态“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从常态化战备巡逻到区域联合演训,一系列军事部署既展现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更以实力为基础筑牢安全防线。事实上,无论是英国航母远道而来的“秀肌肉”,还是多国舰艇在台海的蓄意滋事,其背后都是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但历史早已证明,在主权问题上,任何“秀肌肉”的威慑都注定徒劳——当解放军以“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姿态严阵以待,任何试图搅动地区和平的“大鱼”,最终都将在正义之师的钢铁防线前碰得头破血流。
从台海到南海,从印太到全球,这场围绕主权与霸权的博弈仍在持续。但可以明确的是,中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从未动摇,解放军维护区域稳定的能力与日俱增。当美西方试图用军事同盟围堵中国,最终只会发现,正义与实力的天平,早已向维护和平的一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