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的底色是女性自救##娱理评折腰#《折腰》原著小说一度被诟病为“娇妻文学”,其实不然。女性网络言情小说能够成为女性阅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必然是因为这些内容能够承托起很多女性的诉求、需求和情绪的释放等。
根据原著作者蓬莱客的写作习惯,不难看出她有借用东汉末年混乱的时代背景,多个角色都有诸多历史人物的混合感,并非单一原型可解读。比如宋祖儿饰演的阿蛮(小乔),就不仅仅是借用了“大乔小乔”的美女英雄传说,更有古代四大美女传说(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在历史故事中的身影:当一位绝世美女成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男性奖励时,她该如何自救?
在编剧南镇的领衔改编和原著故事已经做好的设定中,《折腰》里何泓姗饰演的姐姐以“私奔”来冲破阶级身份,奔向自由恋爱,这是一种解法。阿蛮在“救一个人、救一家人,救一城人,救天下人”的“神女答卷”中,选择了牺牲自己,进入男性权力交易中,献上自身,但又没有完全地服从于四大美女的传说,而是会不断地用自己的想法来解决战乱对平民的侵害,这也是一种解法。
至少从导演邓科的影视化改编中,也能看到传统的男性叙事和女性视角、女性思考的不断穿插。但不可否认的是,囿于当下古偶剧集的各种“规矩”,《折腰》的故事可看性仍需要慢慢地铺陈,女性的挣扎和自救也需要更多的观众抛开“固定视角”才能够有更多的发散讨论。至少从宋祖儿的表现来看,她饰演的女主角是有说服力的,演技能看出可圈可点的部分。男主目前仍处在古早言情古偶设定中的“暴君”层面,还需要后续剧情补充完善。
此外,也可将《折腰》《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宁安如梦》《九重紫》的影视化改编归类为最适合当下内娱男艺人想要“上桌”的好饼,至少从女性作者的表达和男性导演的改编中,都能看出这类故事的主线是男性叙事,并非单纯的女性叙事,且女性视角进入后还能给男性角色赋予更多的“男性魅力”。
且这类故事在改编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达到曾庆杰导演曾向@娱理 表达过的“古偶+”概念,通过一个看似“微小的女性故事”,实现“古偶剧”在受众和市场上的进一步扩大,达到某些商业上的成功。当然啦,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青年导演和女性创作能够相辅相成,男性导演的功力和解读不冒犯观众,不冒犯女性。至少《折腰》目前的观感没有这类问题,值得持续观看。
折腰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