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射电望远镜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作用,那就是探测银河系的结构这些太空之中深奥的问题。曾经世界上有过一个直径达350米的最大天眼,也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而旧的事物总会被新的事物所替代,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不例外,它曾经是那么的受人欢迎,无数的科学家都依赖着它,然而如今的它却锈迹斑斑,把它形容成一个大型的垃圾场更为贴切。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射电望远镜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作用,那就是探测银河系的结构这些太空之中深奥的问题。曾经世界上有过一个直径达350米的最大天眼,也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而旧的事物总会被新的事物所替代,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不例外,它曾经是那么的受人欢迎,无数的科学家都依赖着它,然而如今的它却锈迹斑斑,把它形容成一个大型的垃圾场更为贴切。

在400多年前,意大利人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看星空,人类就需要光学设备来进行天文学的研究。人们慢慢的研究发现天体不仅会发光,还会发出电磁波,于是在193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卡尔·央斯基他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电波,射电天文学就此开始。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之前有过许多个射电望远镜,但一直以来信号的接收都极其微弱。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全世界的射电望远镜在60年的时间里,收集到的天体射电源的能量只有几个雨滴撞击地面释放的能量。德国跟美国开始有两台能够跟踪信号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大概是100米。灵敏度已经算是高的了,十分先进,算是望远镜中的精品。可要观测更加微弱的射电源,这个程度是不够的。史丹佛国际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康奈尔大学就联手改造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它很快就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

展开全文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1974年,为了庆祝它改造完成,阿雷西博望远镜向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射了一串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号,称为是阿雷西博信息。为什么要向这里了发射,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恒星分布比较密集,被地外智慧生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星人接收的可能性比较大。说起来,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外形非常壮观,当时的世界第一可不是吹的,所以许多的电影都喜欢用它拍摄,比如说007系列。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其实寻找地外生命的这一点,早在1959年就有天文学家提出过。但找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按照光速传播的速度来说,要达到目的地起码要2400年。而他们倘若是收到立马回信,到达地球人手里估计需要4800年。这时间太多久远,而且还不算寻找的时间。阿雷西博望远镜建成后依然是实践这一点,1974年就试着把人类的信息传出去,当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阿雷西博望远镜重要是由38778快金属板拼接的,改造后的直径达350米,深508米。它的上空悬挂着的是一个重达500吨的三角形平台和可移动馈源臂,主要是由连在三座高达100米的铁塔的18根钢索支撑着。平台的下方还有一个离主反射面508米的一个圆屋,重达75吨,直径为24米。其中放置了两个反射面、雷达发射机和微波接收机。

1963年11月1日,阿雷西博观测站正式开幕。从它开幕的那一天起,有几千位科学家对它进行使用,各种年龄段的参观者更是不计其数,电影明星跟好莱坞电影制片人也经常在这里触摸。阿雷西博观测站最激动人心的观测成功是1974年发现的,它测到了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PSR191316。根据推算,这个双中子星系统引力辐射非常强。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泰勒教授利用它进行了上千次的观测,才得到了这颗脉冲星20年的轨道周期值。证明了结果跟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是符合的,也证实引力波的存在。而泰勒跟赫尔斯得到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阿雷西博观测站的骄傲。从后它也有不少轰动科学界的事情,它是当仁不让的世界上最强大的雷达。

而它的辉煌在持续42年之后终将被终结,因为2016年的7月,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直径达500米,从1994年提出构想。到2016年9月25日彻底建成,中国天眼花了22年的时间。综合性能是阿雷西博观测站的十倍,阿雷西博观测站世界第一的名号也只能拱手相让。

原创             全世界最大“天眼”,睁开后能达350米,如今却杂草丛生鲜为人知

因为中国天眼的建成,阿雷西博观测站面临的命运很有可能是关闭。它曾经种种优秀的技术,在中国天眼面前都算不得什么,落后就要被淘汰,这点不仅是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科学技术也是同样的。而到了如今,阿雷西博观测站因为年久失修,又缺少维护的经费。它如今也是变得锈迹斑斑,杂草丛生,门可罗雀,跟个大型的垃圾场一样,如此景象不由得令人唏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3100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