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01日
- 星期六
这一提议立即引发了乌克兰方面的强烈反对。外交部发言人赫奥尔希·蒂赫伊毫不留情地警告,任何未经乌方允许的媒体活动都是“违法的”,乌方对此将不负责任。这一系列反应不仅展示了乌克兰对信息控制的重视,也反映出其内部对局势危机的紧迫感。
据印媒称,印度三军联合演习将在锡尔克里克-信德-卡拉奇一线进行。对此,巴基斯坦民航局发布航行通告,覆盖大部分巴基斯坦国土的领空暂时关闭,南部各司令部进入最高戒备,空军和海军全员待命。这场军演正在把南亚推向冲突边缘,而这恰恰是中国最不愿见到的局面。
美国上一次进行核试验还要追溯到1992年9月23日,老布什总统当年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开启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核试验休眠期”。这三十多年里,美国从未放弃重启的能力,内华达沙漠的核试验基地一直在悄然升级维护,只是碍于国际舆论压力,始终没敢迈出实质性一步。如今特朗普打破禁忌,相当于亲手动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道义基础,这个1996年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条约,本就是遏制核军备竞赛的核心框架,美国作为签署国却一直不予批准,现在更是连表面的克制都不愿维持。
机西尔斯基的言论无疑是希望能够提振士气,他试图传达给外界一个积极、可控的信号。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种“乐观”真的靠谱吗?根据各方消息,虽然俄军在泥潭中徘徊,但他们的攻击并未停止。大约15万名俄罗斯士兵已经集结,而进入红军城的数百名士兵也让乌军阵地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战斗的压力重重叠叠,让这场仗的复杂程度再度升级。
其实这次特朗普来亚洲,本来是想搞“三线突破”:跟日本敲定合作、和朝鲜搞个会晤,再跟中国谈出点成果,攒一波外交成绩。跟日本那边倒是没差,他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定了稀土供应链合作,还聊了关税协议相关的投资,俩人甚至提了要共建“日美同盟黄金时代”。可他最看重的朝美会晤,压根就没影。不过这还不是他急着走的主要原因,真正让他坐不住的,是美国国内的“烂摊子”和加勒比海那边要烧起来的“战火”。
这两起事故随便拎出来都够刺眼。“海鹰”直升机自用单价约4000万美元,“超级大黄蜂”更是高达7500万美元,远超美军250万美元的A级事故标准,相当于一天之内在南海摔掉了1.15亿美元。更讽刺的是,这发生在“尼米兹”号的谢幕之旅上。这艘1975年服役的老航母本已在做退役准备,只因“福特”级“肯尼迪”号迟迟不能接班,才被“临危受命”派往西太平洋,如今以这样尴尬的方式收尾,着实令人唏嘘。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