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一名呼号为“穹顶”的军官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军中部集群在红利曼方向消灭了大量的外国雇佣兵。这些外国雇佣兵有来自哥伦比亚的、来自墨西哥的,也有来自波兰的,还有黑人以及欧美人。这表明外国雇佣兵在成份方面很杂,大量外国雇佣兵出现在红利曼方向,表明乌军在人力方面短缺,越来越依赖外国雇佣兵。
乌军精锐之一的第47机械化旅,存在专门的哥伦比亚雇佣兵连,这表明像连级建制单位,已由来自单一国家的外国雇佣兵组成,这充分反映出乌军正越来越多地用外国雇佣兵充实作战兵力。
关于这些外国雇佣兵在战场上的表现,乌克兰及西方媒体一直宣称其表现卓越,受过良好训练,战斗素质很高,比乌军动员兵强得多,作战意志也较强。原因在于外国雇佣兵为挣钱而来,战场上表现不佳则拿不到钱,除固定薪水外还需争取战斗奖励。然而实际战场上,这些外国雇佣兵表现一般。此前已有许多外国雇佣兵在网上发帖表示,抵达乌克兰战场前,他们以为冲突烈度与其此前经历的低烈度冲突类似。但真正抵达后才发现作战强度远超预期,面对枪林弹雨、密集炮火、无人机巡飞弹以及滑翔制导炸弹等,大量外国雇佣兵措手不及。其作战能力并不比乌军强多少。
接受采访的乌克兰士兵
外国雇佣兵还存在其他致命问题,首先是沟通困难,这些外国雇佣兵来自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人不讲英语,互相交流存在很大问题,俄军也表示在监听乌军无线电通讯时,经常听到各种语言,因其非英语而无法听懂,这使得外国雇佣兵之间作战配合成问题。这反映出其作战能力较为一般。
其次,大部分外国雇佣兵并非来自军事强国,部分欧美国家雇佣兵战斗素质较高,但像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非洲多国,历史上并无显赫战史,这些为钱而战的外国雇佣兵,混杂各种心思和人员,形成的战斗力不会太好。若其战斗力强,则会在战场上给俄军造成很大麻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俄军多次表示外国雇佣兵表现一般,远不如乌军精锐部队。
实际上,从西方及乌克兰的报道也可看出,外国雇佣兵战斗力仅稍强于乌军动员兵。乌军动员兵水平较低,仅经简单训练,属强征入伍,缺乏作战意志,训练时间短,战场表现差,逃兵最多,外国雇佣兵相对好些,但也仅能与乌军动员兵相比,难敌乌军精锐部队。而乌军精锐部队目前战斗力也严重下降,因老兵死伤殆尽,新补充多为动员兵,精锐部队仅存框架,实际战斗力已大不如前。
乌克兰士兵
需特别指出的是,部分所谓的外国雇佣兵实为换皮的北约士兵。其中不少实为这些国家的现役军人,换装后以雇佣兵身份投入乌克兰战场,这些人专业技能高,配合默契,是俄军在战场上最难缠的对手,但此类换皮的北约士兵数量较少,因其不敢大规模介入,否则俄罗斯将掌握大量证据。因此他们虽能造成麻烦,但仅限于小规模,无法形成大的威胁。
总而言之,外国雇佣兵在乌克兰战场上起到一定作用,但单靠其远不足以扭转战局。其总体人数较少,且分散在乌克兰一千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各处,因此,他们在战场上仅具点缀作用。